close

台版瑪奇翻譯的 歐拉大陸 英文原名是"Uladh",按照愛爾蘭文應該是讀成 烏拉/ɣ/

硬要翻也是可讀成 "烏拉赫"、"烏拉"
愛爾蘭文的 U 讀做 嗚 而非英文的 iu 讀法 (不過應該不是像國語圓唇w,比較像日韓語的u讀法)
照英文U的讀法就成了大陸洛奇的翻法:佑拉
 
/ɣ/  是一個濁音的h,類似無聲子音幾乎聽不到,這個發音是喉音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可以當作一個小阻塞,所以那個 Ula後面會有小阻斷不可以發長音
至於這個音怎麼讀,可以理解成剛起床的時候的氣泡音+很深的嘆氣那種感覺
但不要滾不然會變小舌音 (咳痰聲)
 
 
歐萊克王國的原文是:Aliech 
C1那時譯名混亂,還有翻成艾萊克的,明顯是英語的讀法
愛爾蘭文的 A 讀音是 /ɑː/ ,是一個發音位置很靠後的 「ㄚ 快到 「ㄛ 了
讀法是把嘴巴張開到最大然後發出 「ㄚ ,要注意不能圓唇,嘴巴要咧著
後面的 : 代表的是要發長音
要說的話翻成「歐、艾都不是最好的,翻成「ㄠ才比較接近
 
再來是愛爾蘭文詞語中常見的尾巴  ch
中古愛爾蘭文寫作 「ċ」上面的點點代表的是弱化子音
後來愛爾蘭文被英文影響後把弱化的子音去掉點點,改成後面+h
不過要注意的是後面接的元音如果不同弱化子音的讀法也會跟著改變 (但其實就是有沒有遇到腭化音節的區別而已)
以下附上簡表
image
公式:「ㄍ」是硬顎音,弱化的對應的位置就是「ㄏ」 (把ㄍ發輕盈一點就是ㄏ)
 
總結,Aliech 的原文發音應該接近國語是:奧列赫、奧萊赫
剛好al拼讀也會是像 奧 的讀音
lie翻成萊其實也行,個人認為元音有點誤差還可以接受,但輔音有差別就會很明顯
母語應該盡量貼近,至少位置也要對
 
 
 

愛爾琳城市、歐拉大陸譯名介紹

阿爾斯特的古老領土,在這些文本中被稱為烏拉德(Uladh)、烏萊德(Ulaid)和烏利迪亞(Ulidia),被認為是烏萊德(Ulaid)和克魯斯尼(Cruithne)部落的家園,

烏拉德部落中,烏拉德(Uladh)、烏拉(Ullagh)、烏萊德(Ulaid) 和烏利迪亞(Ulidia) 是現代愛爾蘭阿爾斯特省領土的古代名稱,特別與該省的東部地區有關。

愛爾琳城市、歐拉大陸譯名介紹

根據瑪奇所述,過去從杜加德走廊東部一些留存的古老房子遺跡、以北到堤爾克那甚至更北,都是 Ulaid王國 的一部份,由帕爾赫德族建立
後來帕爾赫德族滅亡,由圖德南族建立的 Aliech王國 立都於塔拉,而舊王朝的 Ulaid這一帶保留了名稱,由王國名稱變成了高度自治的自治區的名稱

總結一下:
Uladh : 大陸名稱
Ulaid  : 古代是帕爾赫德族建立的國號,滅亡以後舊區劃成為了自治區的名稱,不歸Aliech王國管轄
Aliech : 現今的國號、統治Uladh大陸的政治體

歐拉與歐萊克的譯名原文點我

以下資料來源:麻痺WIKI 


愛爾琳城市、歐拉大陸譯名介紹 堤爾克那(Tir Chonaill)

所有的新移民者首次到達的鎮村。

堤爾克那是位於歐拉(Uladh)東北部山坡上的一個小鎮,是歐拉(Uladh)王國的創始人帕爾赫德族(Partholons)的後代。這裡是居民居住的風景秀麗的小村落,農民與居民自給自足的種植及養殖。堤爾克那的居民喜歡和平與孤立,內容與愛爾琳(Erinn)的大塊世界很少接觸。然而那些具有更多冒險精神的人們,可以由堤爾克那通過杜加德走廊進一步冒險抵達杜巴頓(Dunbarton)。

堤爾克那是位於東北盆地的村莊,四周環繞著山丘。村莊建立的歷史可追溯到帕爾赫德(Partholoneons)的後代,他們最初創立了伊萊克(Ulaid)王國。

由於莫溫(Mourne)山脈迎風面阻礙了水氣的流動導致降雨量很高。堤爾克那屬高山氣候,這個地區的霧、雨、雪,以及年平均溫度都低,這部份與其說是受到緯度的影響,倒不如說是因為高度的影響。這裡的天氣雖然不能說冷,但比較涼,所以村民們的衣服雖然不厚,但都比較長。由於堤爾克那和莫溫山脈的西方山角把從歐拉(Uladh)大陸西部吹來的濕空氣攔截於此,所以這裡的降雨量非常可觀,有時還會因為突如其來的驟雨而毀掉本來就難以成形的路。這裡的土壤是以森林土為主,應該算得上是肥沃的土壤,但因為持續的低溫和降雨使得土壤粘著力下降,而導致這個地區的農耕變得較為困難。村民們把從峽谷吹過來的帶著冷空氣的西北風稱作為北風神的造化。

特別的是小麥和大麥的種植,天氣涼爽和定期降雨雖然阻礙了農業的發展。不過畜牧業的管理使得城鎮的基礎設施不斷發展。

由於王國的主權受到限制,堤爾克那由村長管理。跟據迪利絲所言,堤爾克那其實不是歐萊克(Aliech)王國的控制之下。

杜加德走廊(Dugald Aisle)提供了主要世界的唯一出路,由於地勢陡峭,城市內外人口流量量少。因此村莊自然發展到大部分自給自足。

阿里亞溪(Adellia Stream)是堤爾克那村中最好的水源。阿里亞溪從莫納伊德(Moonhide)峽谷融化的冰川和積雪向下流動,溪流順著莫溫(Mourne)山脈的莫納伊德(Moonhide)峽谷向下,形成一條綿延不絕的河流。關於河流也有個有趣的傳說,傳聞有名為「阿里亞(Adellia)」名字的女祭司在弗魔族(Fomors)和堤爾克那居民之間的戰役中喪命的故事,為了紀念他的勇氣將河流以他的名字命名。 阿里亞溪是用一位修女的名字來命名的,據說,她曾與修女翼瑟拉一起工作,造福了許多的村民。也有傳說是聖女阿里亞的眼淚幻化成了阿里亞溪。這條河流除了供給水源給村民使用外,對村民的生活也有著極大的影響。

艾菲地下城(Alby Dungeon),希德斯特(Sidhe Sneachta)和古老遺跡可以在村莊北方發現。村莊往東可以看到賽維爾地下城(Ciar Dungeon)。

堤爾克那位於歐拉(Uladh)大陸及莫溫(Mourne)山脈東北部,是一座少數民族的居住地。通常,只有一條陡峭的山路通往這裏,並且有時會受到暴雨的影響,還會出現交通中斷的現象。村子的西北部一直延伸到莫溫(Mourne)山脈腳下,北方是一片荒涼的墓地,南部有個水庫正好可以襯托籬笆周圍的村景,東部還有個可以提供水庫水源、並且可以加工糧食材料的風車,村莊的東南方離村子稍遠的地方,有間鐵匠鋪,裡面的師傅可以鑄造各式武器或是防具。

 


 

愛爾琳城市、歐拉大陸譯名介紹 杜巴頓Dunbarton

歐拉(Uladh)王國最東部的城市。杜巴頓是工業和商業的重鎮,連接了歐拉(Uladh)北部和南部王國。

杜巴頓城被牆壁封閉,牆壁又被蔓延的農田所包圍。市政廳以對旅客的熱情好客而聞名,杜巴頓的餐廳,書店,學校和武器店也以其著名。

杜巴頓是一座建於安特里姆山(Antrim Mountains)以東高地的城市。連接歐拉(Uladh)大陸的北半部和南半部,發展成貿易和商業中心,從而蓬勃發展。

由於北方寒風和東部潮濕的空氣,氣候一般寒冷,降水量高。

飲用水為井,因為沒有溪流或河流經過杜巴頓。傳說中在這裡曾經有一條小河,但現在地表已經沒有水了。就因為這樣,這裡的種樹澆花的水與農業用水完全依靠地下水。

只有東部的土壤所含的水分比較多,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整個城市被磚牆包圍,領土擴展到城堡牆外,雖然大部分人口不多,主要用於種植農作物和牲畜,特別是在潮濕的東部地區。

杜巴頓這個城市是座落在山米爾山脈東部丘陵中的一個較為平坦的地區。除了村莊中的北部和西部是緩坡之外,南部和東部幾乎沒有坡。這座城市是隨著道路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可以從道路的分佈上,就能夠讓你瞭解這座城市在形成過程的一些頭緒。城裡有一條向西傾斜45度像Y字形狀的大路,這條路往西可以通往山米爾山脈,往北的坡路通往堤爾克那,向南會經過萊爾特通往班克爾,或者繞過山米爾山脈可以通往艾明馬夏及塔拉。

杜巴頓由於受到北風以及東部濕度較高的海風所影響,所以與其它類似高原環境的城市相比,降雨量會來得比較高,並且天氣有點涼颼颼的。濕度較高的海風在吹過歐拉(Uladh)大陸的東方斷崖時,會形成雨,之後再吹過西部的山米爾山脈也會形成一場雨,等再越過山米爾山脈後就會變得極度乾燥,已乾燥的風在經過山米爾山脈的西部斜面的愛爾琳江時,會吸收愛爾琳江的濕氣,之後會再度經過塔拉和艾明馬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neth_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